中国古代史论文_辽代斡鲁朵研究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斡鲁朵的起源与演变 第一节 斡鲁朵初置时间 第二节 辽初斡鲁朵与“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斡鲁朵的起源与演变
第一节 斡鲁朵初置时间
第二节 辽初斡鲁朵与“腹心部”的关系
第三节 辽初斡鲁朵与皮室军的关系
第四节 辽初斡鲁朵的职能
第二章 行宫斡鲁朵
第一节 行宫的结构与构成人户
第二节 行宫的职能
一、供给物资
二、宿卫安全
三、侍奉起居
四、礼法活动
第三节 斡鲁朵的管理机构
一、宫官的组成
二、宫官的职能
第三章 部族斡鲁朵
第一节 隶宫部族人户的构成
一、“正户”
二、“蕃户”
三、“瓦里”与“闸撒”户
第二节 隶宫部族的驻牧地
一、隶宫部族不跟随辽帝捺钵
二、隶宫部族与“分地”
第三节 隶宫部族的管理机制
一、“石烈”与“抹里”
二、“先离闼览官”
三、“瓦里”与“闸撒”
第四节 宫分军
第四章 州县斡鲁朵
第一节 隶宫提辖司
一、隶宫提辖司的早期形态
二、隶宫提辖司的人户
三、隶宫提辖司的管理机制
四、隶宫提辖司的职能
第二节 隶宫州县
一、隶宫州县的早期形态
二、隶宫州县的人户
三、斡鲁朵对隶宫州县的管理
四、隶宫州县管理制度的改革
五、隶宫州县的职能
第三节 奉陵邑
一、奉陵邑的设置原则
二、奉陵官
三、奉陵邑的职能
余论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文章摘要:斡鲁朵是辽代极富民族特色的一项政治制度,共十二宫一府,存在时间贯穿辽朝始终。辽代斡鲁朵由“行宫斡鲁朵”、“部族斡鲁朵”和“州县斡鲁朵”三部分组成。本文以辽代斡鲁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斡鲁朵各组成部分的考证,探讨斡鲁朵的结构与功能,揭示辽代政局变迁对斡鲁朵的影响。本文除绪论和余论外共分四章:绪论,介绍本文选题缘起,梳理学界研究现状,简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概括重点、难点与创新点。第一章,斡鲁朵的起源与演变。辽朝首个斡鲁朵,就是在阿保机“化家为国”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的“腹心部”。该机构的初置时间早于“诸弟之乱”的爆发。“腹心部”与“皮室军”不存在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腹心部”是“皮室军”起源的看法是没有事实依据的。“腹心部”的设置目的是为了解决来自新生政权内部与外部的各种政治、经济、军事矛盾,而非建立纯粹的军事组织。阿保机推行“斡鲁朵法”后,辽朝斡鲁朵始形成“行宫斡鲁朵”、“部族斡鲁朵”和“州县斡鲁朵”三部分。第二章,行宫斡鲁朵。行宫是辽帝及其家眷的居所。行宫人户还包含一套服务于辽帝及其家眷的机构。行宫包括物资供给、宿卫安全、侍奉起居、礼法活动四项主要功能。斡鲁朵的管理机构是宫官系统,跟随辽帝捺钵,对行宫斡鲁朵、部族斡鲁朵和州县斡鲁朵均有管理职能。第三章,部族斡鲁朵。隶属斡鲁朵的部族或称隶宫部族,由“正户”、“蕃户”和“瓦里”“闸撒”户组成。这些部族组织游牧于契丹故地牧场,不跟随辽帝捺钵。“正户”的基层组织是“石烈”和“抹里”;“蕃户”置“先离闼览官”管理;“瓦里”是因犯罪被没入之契丹人户的特殊编制;“闸撒”是“著帐郎君”“著帐娘子”及“著帐户”的管理组织。“正户”有出任宫分军的义务;“瓦里”户属被“籍没”人户;“闸撒”户是行宫侍奉人户的重要来源。第四章,州县斡鲁朵。州县斡鲁朵由隶宫提辖司和隶宫州县构成。隶宫提辖司是管理辽帝“分地”上由农耕俘户所组成的“私城”的机构。辽太宗改革以后,隶宫提辖司逐步被纳入州县体制内进行管理,且开始向隶宫州县转化。隶宫提辖司赋税归斡鲁朵,需出任宫分军之辅助部队。斡鲁朵管理的州县称“隶宫州县”,隶宫州县需接受政府和斡鲁朵的双重管理,其地位介于南面州县与“私城”之间。隶宫提辖司人户与隶宫州县人户性质不同,二者并存至辽末。“奉陵邑”是辽朝葬俗的组成部分。除普通州县官制外还存在一套独特的奉陵官制,负责奉陵邑祭祀事务。奉陵邑是辽朝礼法活动及处理政治事务的场所。余论部分总结了辽朝斡鲁朵的组成结构与各组成部分在斡鲁朵体系内发挥的功能,运用历时性的研究方式分析辽朝政局嬗变对斡鲁朵制度带来的影响。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网址: http://www.shkxjkzz.cn/qikandaodu/2021/1110/422.html
上一篇:中国古代史论文_《辽史·百官志》研究
下一篇:文艺理论论文_李春青学术年谱简编